發射衛星進入軌道

發射衛星進入軌道是一項高度精密的工程,涉及多種運動力學的計算與公式。以下是主要的力學原理與公式說明:

🚀 衛星進入軌道的運動力學核心概念

  1.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
    衛星繞地球運行的基本驅動力是地球的引力:
  • ( G ):萬有引力常數
  • ( M ):地球質量
  • ( m ):衛星質量
  • ( r ):地球與衛星中心距離
    這個力提供了衛星所需的向心力,使其能穩定地繞地球運行。

  1. 向心力與軌道速度
    衛星在圓形軌道上的速度由向心力平衡引力得出:

這是衛星在某一高度保持穩定圓形軌道所需的速度。
3. 克卜勒定律(Kepler's Laws)
用於描述橢圓軌道的幾何與時間特性:

  • 第一定律:軌道是以地球為焦點的橢圓。
  • 第二定律:衛星在軌道上運行時,掃過的面積速率為常數。
  • 第三定律:軌道週期平方與軌道長軸立方成正比:

  1. 能量守恆與軌道類型
    衛星的總機械能(動能 + 位能)決定其軌道類型:
  • 圓形軌道:總能量為負,速度恰好為軌道速度。
  • 橢圓軌道:總能量仍為負,但速度變化。
  • 拋物軌道:總能量為零,剛好逃逸。
  • 離心軌道:總能量為正,衛星逃逸地球引力。
    公式:

  1. 逃逸速度
    若要讓衛星脫離地球引力場,需達到逃逸速度:

  1. 軌道擾動力分析
    除了地球引力,衛星還會受到其他微小但重要的擾動力影響:
  • 地球非球形引力場(如 C20 項)
  • 太陽與月球引力
  • 大氣阻力(低軌衛星)
  • 太陽輻射壓力
  • 地球輻射壓力
  • 相對論效應
    這些擾動力會影響軌道精度,需透過數值積分與經驗力模式進行修正。

  1. 軌道模擬與數值方法
    常用方法包括:
  • Euler Method(尤拉法)
  • Runge-Kutta Method(龍格-庫塔法)
  • Bernese 軟體進行軌道積分與修正

📌 小結:發射衛星所需的力學計算包括

  • 引力與向心力平衡
  • 軌道速度與逃逸速度計算
  • 克卜勒定律描述軌道形狀與週期
  • 能量分析決定軌道類型
  • 擾動力修正與軌道預測
    這些公式與模型共同構成了衛星發射與定軌的理論基礎。